看这本书之前,我不懂什么营养学,高中生物学的七大营养素也完全忘记了。我一直很瘦,现在想来从小挑食,营养没有跟上。

去年开始健身,在教练的帮助下,我有意识地注意饮食,要求自己高碳水高蛋白,维持好几年不变的体重在3个月后长了10斤,但我还是没意识到其他营养素以及营养均衡的重要性。直到看完这本书,我才恍然大悟。

七大营养素(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脂类、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、水)组成了细胞,并且是细胞代谢的基本底物,吃东西不仅是为了让我们有饱腹感,更重要的是为了让我们活下来,不但要活下来,还要活得更好。

民以食为天,我们中国人太注重吃饱饭了,饭桌上全是主食(碳水化合物),肉蛋奶鱼太少了,营养不均衡甚至有些元素完全缺失。毕竟国情在此,我们中国乃农业大国,干体力活需要碳水提供能量,然而现代人生活方式发生转变,运动量较小,此时还保持那么多量的碳水,剩余没消化的碳水便转化成脂肪。

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我们有必要学习中国特色的饮食指南,不要拿国外指南当本国指南。2016版的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有以下4点具体要求:

  1. 食物多样、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模式的重要特征;
  2.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、蔬菜水果类、畜禽鱼蛋奶类、大豆坚果类等食物;
  3. 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,每周摄入25种以上的食物;
  4. 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~400克,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~150克,薯类50~100克。

早餐一定要吃够100分。早餐要高蛋白(牛奶、鸡蛋,最好有肉类)、高碳水化合物(粗粮如全麦食品、谷薯类,或带馅的食物如包子、饺子)、维生素(蔬菜、水果)、脂肪(坚果)。

午餐遵循“三足鼎立”原则。此时中午的三种成分成了三足鼎立状态:蔬菜最好占1/2,蛋白质类食物(肉类、蛋类、鱼类)占1/4,粮食类占1/4。如果运动量比较大,可以把粮食类的比例加大。

晚餐的真正价值:补足全天没吃够的营养。晚餐仍要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,几大类食物都来一点。但要注意,粮食类的食物摄入不能太多,除非晚上出去散步或者去健身房运动。

看完书后,我发现我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蔬菜水果吃太少了,就算点外卖也很少有蔬菜水果,这点需要改进,其他问题便不在此赘述了。今后,我一定会注意营养均衡,毕竟“你是你吃出来的”,而且不光自己要注意,也要提醒父母朋友。

现在的你是过去每一餐的积累,未来的你能够拥有什么样的健康状态,由从今往后的每一餐决定。